Congkang Xu 教授 |
博士(南京大学,2003年) |
主要从事纳米半导体材料和器件、高端磁控溅射靶材与柔性光电材料和器件;柔性电子器件封装, 超高阻隔薄膜等方向的研究 |
陈长进 教授 |
博士(美国密苏里大学,2005年) |
主要从事原子碰撞物理和强激光场与物质相互作用等方向的研究 |
陈广慧 教授 |
博士(吉林大学理论化学计算国家重点实验室,2004年) |
主要从事理论化学模拟及计算: 1、MOFs吸附剂、催化剂高通量筛选与设计与合成; 2、抗肿瘤靶向药物高通量筛选与设计、合成。 |
陈汉佳 教授 |
理学博士(中山大学材料所,2006年) |
主要从事功能高分子材料、环型高分子材料、塑料改性、高性能化、涂料、油墨、胶粘剂等方向的研究 |
陈伟洲 教授 |
本科(中国海洋大学,1993年) |
主要从事大型海藻生物学等方向的研究 |
陈兆云 教授 |
博士(美国特拉华大学&厦门大学,2013年) |
主要从事近岸上升流和冲淡水动力、海洋水动力数值模拟等方向的研究 |
党丽 教授 |
博士(香港科技大学,2010年) |
主要从事理论与计算化学,研究兴趣包括金属配合物催化的反应机理、有机无机分子材料的电子结构、金属有机导向的有机合成等。 详情请浏览个人主页:http://sci.stu.edu.cn/ldang/Default.aspx等方向的研究 |
杜虹 教授 |
访问学者(美国佛罗里达理工大学,2010年) |
主要从事主要从事主要从事藻类生理生态、抗逆机制等方面的研究等方向的研究 |
段连峰 教授 |
博士(吉林大学,2011年) |
主要从事光电转换及能量存储的材料制备与器件设计 |
方奕文 教授 |
工学博士(华南理工大学化工与能源学院工业催化专业,2006年) |
主要从事催化剂的合成、表征及应用等方向的研究 |
高文华 教授 |
博士(兰州大学,2005年) |
主要从事纳米材料制备及应用。样品前处理技术、色谱分析、光谱分析、电化学传感器。等方向的研究 |
胡忠 教授 |
博士(兰州大学细胞生物学研究所,2000年) |
主要从事资源与环境微生物学、微生物生化与分子生物学、植物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药用植物次生代谢和细胞工程研究等方向的研究 |
华锋 教授 |
博士(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005年) |
1、海浪数值模式及预报研究;2、大气海洋耦合机制和模拟研究;3、海洋环境统计和预测研究 |
黄晓春 教授 |
博士(中山大学,2004年) |
主要从事功能配合物与超分子化学等方向的研究 |
赖忠平 教授 |
博士(英国牛津大学,现在 |
|
李健 教授 |
博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
主要从事拓扑动力系统,遍历理论,混沌理论,更多内容参见数学系的网页https://math.stu.edu.cn/RYZC_Detail.aspx?id=63等方向的研究 |
李昆 教授 |
博士(中科院物理研究所,2006年) |
主要从事强场物理:太赫兹到硬X射线的产生,电子和离子加速,激光大气传输等激光聚变:电子快点火,冲击波快点火,新方案等 强激光等离子体相互作用诊断设备的研制 |
李明德 教授 |
博士(香港大学,2012年) |
主要从事分子光谱:超快激光光谱(飞秒,亚纳秒瞬态吸收光谱/时间分辨共振拉曼光谱/飞秒时间分辨荧光光谱)的开发和应用;光致变色材料和分子光控开关;太阳能电池光电转化机理和动力学过程;光敏小分子和生物药物分子光化学反应过程与机理;纳米材料的光催化和光降解。详细信息请查看个人主页 http://sci.stu.edu.cn/mdli/Default.aspx等方向的研究 |
李鹏程 教授 |
博士(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
主要从事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非线性光学、阿秒科学、含时密度泛函理论、优化算法等方向的研究 |
李邵辉 教授 |
博士(中科院上海光机所,2005年) |
主要从事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光子晶体及其应用、表面等离激元等方向的研究 |
李升康 教授 |
博士(中山大学,2006年) |
主要从事海水养殖动物病害及免疫;海洋微生物;海洋有益菌与健康养殖等方向的研究 |
李伟 教授 |
博士(中科院动物所,2005) |
主要从事海洋真菌资源、分类及分子生态学等研究。 |
林福荣 教授 |
博士(香港大学,1995年) |
主要从事数值代数等方向的研究 |
刘文华 教授 |
博士(香港城市大学,2005年) |
主要从事海洋哺乳动物保护生物学、生态毒理学、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海洋污染与风险评估、海洋环境管理等方向的研究 |
刘杨 教授 |
博士(天津大学化工学院生物化工专业,2006年) |
主要从事高速逆流色谱技术;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分离纯化;天然产物分离;等方向的研究 |
刘志 教授 |
博士(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06年) |
|
娄增建 教授 |
博士学位(PhD)(澳大利亚国立大学,2002年) |
主要从事调和分析: 欧氏空间Rn及其区域上的Hardy空间,BMO空间等;复分析: Hardy,Bergman,Bloch,BMOA等解析函数空间及其上的算子问题等方向的研究 |
鲁福身 教授 |
有机化学博士(中科院化学所,2005年) |
主要从事纳米功能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等方向的研究 |
路争 教授 |
博士(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
主要从事从事分子微生物学、生物化学领域研究,研究肠道细菌抵御氧化压力的分子机制;肠道细菌抗生素耐药机制。等方向的研究 |
马洪雨 教授 |
博士(中国海洋大学 海洋生物学,2009年) |
主要从事海洋经济动物养殖、育种与生物技术研究 |
马文辉 教授 |
博士(南京大学,1996年) |
主要从事铁电材料的唯象理论,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弹电耦合及应变梯度电极化效应,电热效应,纳米铁电学等方向的研究 |
宋一兵 教授 |
博士(华南理工大学,2002年) |
主要从事多相催化、材料表征技术等方向的研究 |
苏建新 教授 |
博士(英国利物浦大学,2003年) |
主要从事结构声的研究及应用等方向的研究 |
孙国勇 教授 |
博士(中科院上海光机所,2005年) |
主要从事光纤传感器、光纤激光器等方向的研究 |
佟庆笑 教授 |
博士(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2004年) |
主要从事深蓝有机电致发光/主体材料;有机光催化;有机/无机纳米材料;特种功能精细化学品等方向的研究 |
王慧 教授 |
博士(厦门大学,2011年) |
海洋浮游藻类与藻际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海洋典型污染物的微生物修复 微生物(宏)基因组学、比较基因组学、(宏)转录组学等 |
王江涌 教授 |
博士(南非University of the Free State 物理系表面物理专业,1997年) |
主要从事薄膜中的扩散、偏析、相变及表征等方向的研究 |
王铁宇 教授 |
博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03年) |
主要从事:近海环境污染评价与生态修复 区域污染源汇关系与风险管理 新型污染物生态效应与风险评价 |
王小明 教授 |
理学博士(复旦大学,物理化学专业 2010) |
主要从事同步辐射X射线技术与功能电催化材料的交叉研究。 |
王振 教授 |
PhD(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2015年) |
主要从事Ecotoxicology, Risk Assessment, Marine Ecology, Eco-Microbiology, Comparative Toxicology, Green Chemistry等方向的研究 |
王中波 教授 |
理学博士(海洋地质专业,同济大学,2014) |
主要从事海洋沉积、第四纪地质研究。 |
韦才敏 教授 |
博士(大连理工大学应用数学系运筹学与控制论,2005年) |
主要从事排队论、排序论、金融数学、供应链等随机模型理论与方法等方向的研究 |
魏炽炬 教授 |
博士(美国康涅狄格州大学,1998年) |
主要从事胰腺Beta细胞的发育、糖尿病的防治、细胞衰老、分子治疗、合成生物学等方向的研究 |
吴俊文 教授 |
博士(厦门大学,2015年) |
主要从事人为放射性污染和同位素地球化学;天然放射性同位素指示陆海相互作用下河口颗粒沉降过程;近代沉积年代学;核电站环境安全研究等方向的研究 |
乌兰哈斯 教授 |
博士学位(芬兰Joensuu大学,现在 |
主要从事复分析、调和分析、函数空间与算子理论等方向的研究 |
吴坤明 教授 |
博士(香港理工大学,1999年) |
主要从事主要从事基础质谱及生物质谱研究等方向的研究 |
武庆贺 教授 |
博士(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2013年) |
主要从事有机光电功能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其在有机太阳能电池、晶体管和光解水等方面的应用研究等方向的研究 |
徐斐 教授 |
博士(明尼苏达大学,2006年) |
主要从事有限群,有限范畴和有限维代数的表示和上同调,以及同调代数和代数拓扑中的相关问题等方向的研究 |
杨守志 教授 |
博士(西安交通大学,2002年) |
主要从事小波分析及样条理论、数值计算等方向的研究 |
叶瑞松 教授 |
理学博士(上海大学数学系计算数学专业,1995年) |
主要从事分歧理论及其数值计算、 分形几何及其应用、混沌动力系统的计算机可视化等方向的研究 |
余成杰 教授 |
博士(香港中文大学,2008年) |
主要从事基础数学等方向的研究 |
张薄博 教授 |
博士(香港中文大学,2011年) |
主要从事发酵工程,食品科学与生物技术方向的研究(1)食药两用真菌(红曲、牛樟芝、桑黄、桦褐孔菌等)发酵合成活性产物的研究;(2)微藻复合材料&高附加值应用;(3)食品/农业废弃物的生物综合利用等方向的研究 |
张和凤 教授 |
博士(复旦大学,2012年) |
主要从事高分子近红外荧光材料合成、有机纳米荧光材料和生物成像等方向的研究 |
张书文 教授 |
博士(中国海洋大学,1999年) |
主要从事海气相互作用、海洋多尺度动力过程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 |
章跃陵 教授 |
理学博士(厦门大学,2003年) |
主要从事水产动物免疫生物学;水产动物免疫与病害学等方向的研究 |
郑怀平 教授 |
博士(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005年) |
主要从事贝类遗传育种、实验生态、资源利用与繁殖技术等方向的研究 |
祝海宝 教授 |
博士(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
主要从事基因编辑与细胞免疫治疗等方向的研究 |
周浩龙 教授 |
博士(中山大学,专业:材料物理与化学,导师:陈小明教授,2017年) |
主要从事1. 多孔功能材料的晶体工程,特别是金属有机框架和共价有机框架材料,以及刺激响应材料 2. 通过X射线衍射技术直接观测晶体中的动态响应行为和吸附行为等方向的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