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讯!理学院生物海洋教工党支部成为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
日前,教育部办公厅公布了第三批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标杆院系、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名单,我校理学院生物海洋教工党支部位列其中,成为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
生物海洋教工党支部隶属于理学院党委,成立于2008年,由海洋与生命学科的教工党员组成,党支部目前有正式党员40名,占学科教职工总数的58%,34人具有博士学位,占党员人数85%,其中教授11名,副教授6名。
党支部于2017年成为广东省高校“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支部,于2019年被确定为广东省“全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支部中多位教师获得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南粤工匠、南粤优秀教师、广东省特支计划领军人才、汕头市优秀共产党员、汕头市优秀党务工作者、汕头市拔尖人才等荣誉称号。
坚持创新引领,推进党建和业务工作融合发展。该支部围绕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科技服务与乡村振兴,积极组织党员帮助青年教师、赴企业养殖基地,“送经验”、“送技术”、“送服务”,让党建“融”进去,让科研“活”起来,让论文“写”在海域上。2018年以来学科共获得国家级科研项目39项, 17位青年教师首度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培育了华贵栉孔扇贝“南澳金贝”和龙须菜“2007”两个国家级水产新品种;荣获海洋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华贵栉孔扇贝“南澳金贝”的培育技术研究及应用)、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基于精准快选的龙须菜良种培育与产业化推广)、广东省专利优秀奖(富含天然类胡萝卜素的华贵栉孔扇贝金色品系的培育方法)、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青蟹病害综合防控及健康养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优秀奖(华贵栉孔扇贝“南澳金贝”新品种的培育及养殖推广)等省部级奖励,上述奖项的主要完成人均该支部的党员。由于在科研创新和社会服务方面的突出贡献,郑怀平教授先后荣获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南粤工匠、潮汕星河奖、汕头好人等荣誉,陈伟洲教授荣获了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汕头市拔尖人才和潮汕星河奖,马洪雨教授成为科学中国人年度人物以及广东省特支计划领军人才。
坚持立德树人,强化示范引领,大力推进学科专业建设。该支部将师德师风建设放在首位,充分发挥“双带头人”的“领头雁”效应,打造了一支“党性强、作风正、工作实、业务精”的教育队伍。该支部经常围绕学科专业建设、教学科研、育人工作等召开交流座谈会,组织党员开展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主题研讨,深入挖掘思政元素,鼓励青年教师参加院校两级的课程思政说课比赛,积极发挥实验室学科平台的育人优势,增强科研活动中的师生互动,指导学生参加“互联网+”、“挑战杯”、“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等高水平科研赛事,激发学生的科研热情,培养勇攀高峰的科研精神。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海洋科学学科连续三次成为广东省“冲补强”重点建设学科, 2021年获得了海洋科学一级博士点和生物与医药专业学位硕士点,生物技术和海洋科学两个本科专业分别成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走向海洋-海洋国土意识及海洋生态保护宣教行动》成为国家级社会实践一流课程,《走向海洋》和《遗传学》成为广东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该支部的章跃陵教授和王慧教授分别获得南粤优秀教师称号。
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的培育创建,是教育部开展新时代高校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工作的重要举措,旨在通过以点带面发挥引领带动作用,推动高校各级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推动高校党建质量全面创优全面提升。此次生物海洋党支部入选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建设单位,是学校党建工作新的突破。学校党委和理学院党委将全力支持生物海洋教工党支部的建设,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带动学校党建工作质量整体提升。
图文:理学院、党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