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科研项目
科研论文
科学沙龙
STU-GTIIT光学论坛
资源共享
友情链接


理学院“科学沙龙”(余凤玲、熊海仙)2025.5.15





理学院“科学沙龙”系列学术讲座

广东省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系列学术讲座

省市共建海洋灾害预警与防护广东省重点实验室-系列讲座

海洋科学长基计划建设-系列讲座


   报告时间:2025年5月15日 14:30-17:30

   报告地点:C座302会议室

   报告题目一:潮汕沿海平原地表形变非潮汐负荷效应的InSAR证据

   报告人:余凤玲,厦门大学,教授

   报告人简介:余凤玲博士,教授,任职于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及全国海洋生物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2010年获英国杜伦大学自然地理学博士学位,2010-2014年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余教授利用海洋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和地球化学等手段,研究滨海地貌演化、古气候与海平面变化、陆海交错带沉积有机碳过程以及近海地质碳封存评估体系等,推动对地球系统变化的综合理解。曾担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国际地学计划(UNESCO-IUGS IGCP639, 2016–2020)“从分钟到千年尺度的海平面变化”项目的共同发起人,现任国际期刊《Geomorphology》专刊编辑、《海洋学报(中英文)》青年编委,已在国际知名刊物《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 《Geomorphology》, 《Chemical Geolog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Earth Observation and Geoinformation》等发表学术论文五十余篇。

   报告题目二:珠江三角洲全新世沉积序列与地貌演变探讨

   报告人:熊海仙,中山大学,副教授

   报告人简介: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副教授,2018年从中国科学院大学获得博士学位,随后于香港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长期从事海平面变化与海岸环境演变的研究;主要利用沉积学、地球化学和微体生物化石等手段研究南海地区全新世海平面变化、三角洲演化、海岸事件沉积和人类活动变迁等问题。曾在《Catena》, 《Geomorphology》, 《Global and Planetary Change》, 《Quaternary Science Reviews》 等发表多篇文章。

   腾讯会议:176-578-144

   邀请人:赖忠平 教授

   欢迎全校师生参加!

汕头大学海洋与生命学科

广东省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省市共建海洋灾害预警与防护

广东省重点实验室

2025年 5月 14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