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院“科学沙龙”系列学术报告会(王新红 教授、游静 教授)
广东省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系列学术讲座
省市共建海洋灾害预警与防护广东省重点实验室-系列学术讲座
报告时间:2024年5月16日(周四)上午10:00
报告地点:高水平C座302
报告一:海水养殖区抗生素及抗性基因的环境暴露、效应与风险
报告人:王新红 教授(厦门大学)
报告人简介:王新红,教授,博士生导师,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海洋与海岸带发展研究院副院长。致力于河口-近海环境新污染物地球化学及生态毒理学研究,主持、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含国际合作交流、区域创新重点基金)、环保公益项目等20余项,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SCI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1部,参加专著编写1部。作为主要参与者曾获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海洋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福建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等。兼任中国海洋学会海洋环境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专业委员会委员等。
报告二:事件驱动分类法(EDT): 深度学习联系效应导向分析(EDA)和非目标筛查(NTS)
报告人:游静 教授(暨南大学)
报告人简介:游静,暨南大学环境与气候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水生毒理学与沉积物生态风险评价研究,重点研究以效应为导向的新污染物筛查和评价方法学,系统探讨了复合污染环境中有机污染物的生物有效性、迁移转化和毒性成因,提出事件驱动分类法(EDT)的概念,结合效应导向分析(EDA)开展关键致毒物识别,发展了集成有害结局路径、大数据分析、非靶标筛查的复合污染毒性识别及新污染物筛查技术,构建基于生命周期理念的化学品双向管控模式。在SCI杂志上发表论文180余篇(第一/通讯作者论文100余篇),SCI论文他引4000余次。曾担任国际环境毒理与化学协会(SETAC)亚太分会主席、《Integrated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and Management》、《应用生态学报》编委,目前担任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沉积物环境专业委员会委员,以及《Environmental Toxicology and Chemistry》、《Review of Environmental Contamination and Toxicology》、《生态毒理学报》、《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副主编,以及《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和《环境化学》编委。2011年获SETAC与英国皇家化学协会联合颁发的“SETAC/RSC”青年科学家奖,培养的学生获得包括2014年度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奖、2015年度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23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优秀论文等多项奖励。
欢迎全校师生参加!
汕头大学海洋与生命学科
广东省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省市共建海洋灾害预警与防护广东省重点实验室
2024年5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