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院“科学沙龙”系列学术讲座(于晓璇 博士)
广东省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系列学术讲座
省市共建海洋灾害预警与防护广东省重点实验室—系列讲座
海洋科学长基计划建设-系列讲座
报告时间:2025年10月10日下午3:00
报告地点:高水平实验楼A座3
报告题目:河口-近海环境中微塑料的载体作用和生态效应
报 告 人:于晓璇 博士
报告人简介:
于晓璇,中共党员,厦门大学博士。博士期间入选厦门大学南强优秀博士培养计划,主要从事河口-近海环境中微塑料与抗生素的相互作用及其潜在生态影响的研究。截至目前,已在国内外期刊发表SCI论文13篇,总引用276次,其中以第一作者及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6篇,部分成果发表于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Environmental Pollution等期刊;以合作作者参与的研究工作也发表在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Critical Reviews in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等期刊。目前担任Environmental Chemistry and Ecotoxicology、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Regional Studies in Marine Science等期刊审稿人。
报告摘要:
新污染物在河口-近海环境中的环境行为及生态效应备受关注。微塑料和抗生素作为典型新污染物,在该环境中普遍共存。微塑料可作为载体,与抗生素进行相互作用,影响其迁移转化和归趋。目前,关于两者的复合污染及相互作用对生物体内抗生素生物有效性和联合毒性效应的影响研究仍然有限。研究综合运用原位实验、野外调查和室内模拟及暴露等方法,系统探究了河口-近海环境中微塑料的载体作用,并结合野生海水鱼类体内微塑料和抗生素的污染特征,进一步揭示典型微塑料与抗生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及其影响因素。同时,研究明确了环境浓度下两者相互作用对鱼体抗生素生物有效性及肠道微生物种群结构和功能的影响,为复杂环境体系中新污染物的生态风险评价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
欢迎全校师生参加!
汕头大学海洋与生命学科
广东省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省市共建海洋灾害预警与防护广东省重点实验室
2025年10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