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要闻


理学院赖忠平教授入选爱思唯尔2024“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




理学院赖忠平教授入选爱思唯尔2024“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

2025年3月25日,爱思唯尔(Elsevier)发布了2024年“中国高被引学者Highly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榜单。理学院赖忠平教授(地质学)入选该榜单。

爱思唯尔 2024“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在制作过程中,从多个维度观测学者指标,优化了学者学科归属和相应判定的方法。学者基础数据提取使用了进一步优化并更新后的爱思唯尔教育部一级学科分类映射(已覆盖111个学科),使得中国学者的学科归属、学科表现等方面的数据更加直观地、系统性的得到了展现。今年地质学共有123位学者入选该榜单。

 

赖忠平教授在英国牛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在中国科学院获得硕士学位,在华东师范大学获得学士学位。他曾是牛津大学的克里莱顿学者和德国洪堡学者。自2018年11月起,赖忠平教授在汕头大学任教。目前,他担任国际SCI刊物《Catena》(中科院一区TOP)的主编Editor,以及《Geochronometria》物理学的编委。

赖忠平教授在《Science Advances》、《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Catena》、《Journal of Hydrology》、《Global and Palnatary ChangeQuaternary Science Reviews》、《Geomorphology》和《Quaternary Chronology》等国际刊物上发表了190多篇学术论文。他在ResearchGate上的H指数为50引用7900多次

赖忠平教授自2021年起连续入选美国斯坦福大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终身成就”榜单,自2020年起连续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年度影响力”榜单自己的学术领域卓越贡献和国际影响力。

赖忠平教授团队目前的研究聚焦于:在全球变化及地球冰期气候旋回背景下,以“从源到汇”的系统思维,聚焦流域与三角洲,研究地球表层陆地、河流、三角洲与海洋及大气的耦合演化,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研究领域包括第四纪地质与环境、地质年代学、地貌学、考古年代学、地下水砷污染与沉积过程的关系等基础研究以及与国民经济相关的重大科学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