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雷锋精神的重要指示,3月5日,理学院、至诚书院打造沉浸式思政课堂,以光影为媒,在东海岸开展了一场直击心灵的红色精神盛宴!通过“讲座+观影+倡议实践”三维育人模式,引导理院师生将志愿服务精神转化为服务"双百行动"的生动实践。
活动伊始,理学院辅导员陈泽拱老师为现场学生骨干开展了一场主题为“学习雷锋精神,争做文明先锋”的讲座。
陈老师逐层递进地介绍雷锋同志的感人事迹,深入剖析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并详细阐释雷锋精神的具体内容,包括奉献精神、敬业精神、创新精神、艰苦奋斗精神等。他以富有引领性的语言,号召学生骨干率先垂范,成为雷锋精神的践行者和传播者,以实际行动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新的光芒。
《雷锋的微笑》影片通过生动的情节和细腻的刻画,以雷锋队友及百姓的视角,展现了雷锋同志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的崇高品格。观影过程中,同学们全神贯注,被雷锋同志“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的精神深深感染。
活动最后,主讲人向理院学生发出“人人学雷锋、人人做雷锋”的志愿服务倡议,结合“双百行动”部署,积极参与“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等的主题实践活动,把雷锋精神广播在祖国大地上,服务乡村振兴。
来自理院学子的「雷锋日记」
侯明佳同学:当大银幕上定格雷锋那张永远年轻的笑脸时,我突然读懂了何为永恒——原来一个人的精神真的可以穿越时空。《雷锋的微笑》不仅用光影编织出理想主义者的生命图谱,更以纯粹的力量、幸福的真谛、青年的担当三个维度刻画了雷锋的精神丰碑。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能向雷锋学习,让精神传承,从成为“移动的善意基站”开始,让世界更加美好。
马彭宇同学:在雷锋纪念日这个特殊节点,电影里那段‘题词始末’的叙事让我热泪盈眶。当看到编辑们捧着雷锋日记奔走呼吁时,我顿悟让毛主席挥毫题词的,不是惊天壮举,而是雷锋同志纯粹善举下积累的精神厚度,是“清澈的爱”的初代精神载体。那些生活中的举手之劳,终将汇入文明演进的光谱,也期待能与更多同学在志愿服务中求解这个温暖的人生命题。
未来,学院将不断深化“雷锋精神永不过时”的思想观念,持续推进学雷锋活动常态化,鼓励青年学子在志愿服务中锤炼品格、增长才干,让雷锋精神扎根校园,为建设和谐校园、服务社会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图片丨陈泰信 刘家如
文字丨曾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