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要闻


理学院科研情况通报(2006-13)




理学院科研情况通报(2006-13)
最近,理学院化学系李丹教授和物理系吴萍副教授课题组分别有一篇论文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上发表。
期刊简介: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是由德国化学会和John Wiley & Sons, Inc.联合出版发行的《应用化学》国际版杂志,报道化学学科原创性研究成果,是国际化学类最有影响力的刊物之一,2005年影响因子为9.596。在中国科学院SCI学术期刊分区属化学类第1区(top)。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 是美国物理学会主办的学术期刊,被认为是国际物理学的四大期刊之一,通常刊载应用物理学领域的最新进展以及前沿研究成果。该杂志2005年影响因子为2.498,在中科院SCI学术期刊分区中属于第2区(top)。
论文简介:
1.
题目:Metal-Compound-Induced Vesicles as Efficient Directors for Rapid Synthesis of Hollow Alloy Spheres
作者:Xuanjun Zhang, Dan Li* (通讯联系人)
发表刊物Angew. Chem. Int. Ed. 2006, 45, 5971–5974
摘要:本工作用金属盐诱导的囊泡作为软模板快速制备各种合金空球材料。纳米合金材料由于其独特的性质是目前研究的热点,纳米空球材料具有大的比表面、小的重量体积比从而节省材料、降低成本。然而由于制备的困难,目前只有几例含双金属的合金空球报导,含多于两种元素的合金空球尚未成功制备。本工作中,我们发展了一种快速、简单、普适的方法制备各种含双、三、四种元素的合金空球材料。该工作的主要贡献包括:首次发现金属盐诱导四丁基溴化铵形成囊泡结构,并作为软模板快速制备合金空球材料;首次实现不同金属在囊泡表面形成合金,也是首次成功制备含多于两种元素的合金空球材料;发展了室温水相制备合金材料的新方法,该方法简单、快速、普适,扩展到各种二、三、四元合金空球的制备。这些具有大的比表面的合金材料在催化等领域得到很好应用前景。
2.
论文简介:
:Study on synthesis and blue emission mechanism of ZnO tetrapodlike nanostructures
作者:Wende Cheng, Ping Wu (通讯作者), Xingquan Zou, and Tan Xiao
发表刊物: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100, 054311(2006)
摘要:采用热蒸发锌粉的方法在不同的氩气流量下制备了大量的四角锥状ZnO纳米结构。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和光致发光谱对样品进行了形貌和发光特性分析。结果表明合成的ZnO纳米材料受氩气流量影响较大:随着流量的增大,形貌由杂乱无章的四角状、线状、片层状、树枝状等变成了均匀一致的四角锥形貌。随着生长过程中Ar气流量的增加,其发光特性表现为紫外光发射减弱、蓝光发射明显增强,说明氧空位是引起蓝绿光发射的主要原因。经过在空气中700 °C氧化处理后蓝绿光消失、氧化后的样品在再经H 2在700 °C还原处理后蓝绿光又重新出现的实验结果进一步证实了这个结论。本实验结果也同时进一步探讨了四角锥状ZnO纳米结构的生长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