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理学院化学系尹业高教授的三篇论文分别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
Crystal Growth & Design和
Inorganic Chemistry Communications上发表。
期刊简介:
Crystal Growth & Design 是美国化学会 (ACS) 出版发行的学术刊物,是国际晶体化学类最重要的刊物之一,2006年影响因子为4.339,在中科院SCI学术刊物分区中属于2区。
Inorganic
Chemistry Communications是国际著名的学术出版社Elsevier出版发行的学术刊物,它主要以通讯的形式快速报道无机化学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2006年影响因子为1.787,在中国科学院SCI学术期刊分区属第3区。
题目:Second Ligand-Directed Assembly of Photoluminescent Zn(II) Coordination Frameworks
作者:Jun He, Jing-Xiang Zhang, Gui-Ping Tan, Ye-Gao Yin* (通讯作者), Dan Zhang, and Mei-Hong Hu
发表期刊:
Crystal
Growth & Design, 2007,
7(8)
, 1508-1613
摘要:该论文以4,4’-二吡唑为第一配体,以间-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和吡啶二甲酸为第二配体与ZnSO
4反应,合成了四个发光锌配位聚合物。这些配合物表现了金属-配体框架结构的一维、二维和三维性,同时,也表现了聚合物的穿插、包容以及氢键等超分子作用等典型特征。
题目:Nested [Na
6(H
2O)]
6+ encapsulation of nickel(II) coordination framework assembled from pyridyl-2,6-dicarboxylic acid
作者:Jing Xiang*, Ye-Gao Yin*(通讯作者), Ping Mei, Xiao-Chun Huang, Qin Li
发表期刊:
Inorganic Chemistry Communications 2007,
10(4), 455–458
摘要:文章以吡啶二甲酸为配体,CuCl
2为金属离子来源,在NaOH的模板作用下,得到了一个蜂窝状的水溶解性的配位聚合物。该化合物显示了水合六钠离子簇的包含,但其在过量钾离子存在下,仍重结晶为钠离子包含物。这说明了离子通道的选择性,从而模拟了生物体内钾离子通道的作用机理。
题目:Copper-assisted oxidative coupling of primary alcohol and hydrazone: A novel function model of galactose oxidase
作者:Jing Xiang*, Ye-Gao Yin*(通讯作者), Ping Mei, Qin Li
发表期刊:
Inorganic Chemistry Communications 2007,
10(5), 610–613
摘要:该文从乙酰吡啶、水合肼以及Cu2+盐出发,在不同的醇溶剂中,合成了一系列单核配位化合物。化合物的结构揭示:在配体的现场生成过程中,发生了醇的氧化——一个在给定条件下不可能发生的过程。因此推测,在配合物的形成过程中,一个中间体起到了半乳糖氧化酶的作用,即催化氧化伯醇为醛。该文还推测该中间体可能为酮腙的配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