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院海洋环境团队梁裕升教授在《Nature Climate Change》上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近日,我校理学院海洋环境团队梁裕升教授题为“Reproducibility crisis and gravitation towards a consensus in ocean acidification research”(海洋酸化研究的可重复性危机和共识达成)的最新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子刊《Nature Climate Change》上(影响因子:30.7)。论文共同第一和通讯作者是我校梁裕升教授,以及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的Sean Connell教授。
梁裕升(Jonathan Y.S. Leung)教授擅长运用跨学科的理论和技术开展海洋灾害成因的研究,主要从事气候变化(例如海洋酸化和极端天气)及环境变化对海洋生物的影响,以及它们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Nature Climate Change》《One Earth》《Global Change Biology》《Small》《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和《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等国际权威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成果多次被包括《Science》在内的科学媒体报道。2023年7月,梁教授全职加盟汕头大学理学院海洋环境团队。
海洋酸化是海洋灾害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探索海洋酸化如何影响海洋生物是近十多年来的一个研究热点,因为海洋酸化一直被认为是会对海洋生物产生负面影响。然而,随着近年一些科研人员对未能重现其他科研团队的实验结果,从而爆发的激烈争议,科研人员逐渐对海洋酸化研究结果的可重复性和可信性产生了质疑。
为此,汕头大学海洋生态与环境平台的梁裕升教授聚焦海洋酸化对海洋生物钙化能力的影响这一备受关注的科学,对过去24年的相关研究进行深入的meta分析,发现海洋酸化影响海洋生物钙化能力的衰减效应(decline effect)现象,该研究证明海洋酸化对海洋钙化生物产生的负面影响的可重复性,这让科研人员对过去海洋酸化研究结果的可信性重建信心。
未来,衰减效应很可能在各个研究领域重演。然而,科研人员不必因为出现衰减效应而对研究领域失去信心,因为未能重现开创性研究中的发现并不代表可重复性危机,而往往是代表科学理论发展的正常部分。由于科学界对新发现的接受或拒绝取决于研究结论的可重复性,所以通过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共同验证新发现的可重复性,通过实证支持变革性并能广泛接受的科学论断。
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58-023-01828-9
图文 梁裕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