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要闻


荷兰专家访汕头大学 共探海藻产业创新合作




荷兰专家访汕头大学 共探海藻产业创新合作

近日,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及研究中心 Reinier Nauta 研究员受邀访问汕头大学,围绕大型海藻研究与产业化开展实地考察与学术交流,为粤东地区海洋科技国际合作注入新动能。

实地考察南澳临海实验站 聚焦海藻产业示范项目

7 3 日,Reinier Nauta 研究员在杜虹教授、陈伟洲教授毕然教授的陪同下,前往南澳临海实验站,实地考察南澳海区紫菜、江蓠、麒麟菜和卡帕藻的养殖现场。在实验站工作人员的引导下,他详细查看了海藻育种实验室、紫菜幼苗培育车间及室外卡帕藻养殖示范区,重点了解新引进海藻品种的生长特性、抗逆性表现及规模化养殖技术难点。

  

考察过程中,Reinier Nauta 研究员结合自身在可持续水产养殖领域的研究经验,对项目团队在海藻种类创新与产业化应用中的探索给予肯定。他指出,大型海藻作为兼具生态价值与经济潜力的海洋资源,其产业化需兼顾品种改良与环境适配性,并建议加强不同海藻品种与当地海洋生态系统的协同研究,为项目后续推进提供了针对性指导意见。

学术交流共话海藻潜力 深化国际科研合作

7 4 日,汕头大学举办专题交流会,Reinier Nauta 研究员受邀作题为《海藻:蕴含无限潜力的蓝色宝藏》的报告。报告中,他重点分享了在印度尼西亚开展的 大型海藻与虾塘联合养殖项目经验 —— 通过构建 海藻 - 虾类联合养殖系统,不仅提升了养殖水体净化效率,还实现了鲜虾产量的显著提升,为热带地区海水养殖的绿色转型提供了可复制模式。随后,杜虹教授代表课题组介绍了近年来在大型红藻江蓠性别决定基因筛选、海藻尿素利用机制、以及海藻多糖提取等领域的研究成果,以及团队在粤东沿海开展的海藻养殖实践。

  

目前在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现代化海洋牧场产业创新技术项目的支持下,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已与我校海洋与生命学科开展科研合作。Reinier Nauta研究员为我校杜虹教授主持的大型海藻新种类培育、引进及养殖产业化示范项目,以及毕然副教授主持的 食用类大型海藻砷化合物检测技术健康风险研究项目的荷兰方负责人。双方就两个项目的实施路径、阶段性目标及后续研究方案等进行了深入研讨。双方明确将以这两个项目为合作切入点,通过联合攻关突破关键技术瓶颈,共同完善检测方法与风险评估体系。同时,双方一致认为,该合作项目将成为深化彼此科研联动的重要纽带 —— 依托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在大型海藻精细化养殖技术与生态效应模型构建方面的优势,结合汕头大学在本土海藻资源研究与产业应用转化上的积累,让两边的研究力量和创新成果能更好地用起来、合起来,发挥更大作用

 

此次访问为汕头大学与荷兰科研机构搭建了学术交流桥梁。汕头大学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此次交流为契机,进一步深化海洋科学、水产养殖等领域的国际合作,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为我国海藻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力量。

图文:理学院